真空干燥箱加热方式都有哪些?

2025/10/29 派大星

在选择和理解真空干燥箱时,加热方式是核心考量因素,从真空干燥箱的加热方式而言,整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,从热量传递的物理本质出发,大体分为内加热和外加热,


 

真空干燥箱加热方式都有哪些?

一、 根本性定义:内加热与外加热

所有真空干燥箱的加热系统,均可归结为两种根本架构,其区分标准在于热源与样品的相对位置及首次热交换的目标。

1. 内加热 (Internal Heating)

核心定义:热源与承载样品的搁板集成一体,热量无需通过加热箱体这一中间步骤,直接通过热传导作用于样品容器及样品本身。

物理模型:电热板或电磁炉。热量在面板下产生,直接传导给上方的锅具,效率极高。

技术实现:在真空干燥箱中,这通过加热搁板 实现。电阻丝等加热元件被精密地嵌入或固定在金属搁板内部,搁板本身即为发热源。

 

真空干燥箱加热方式

2. 外加热 (External Heating)

核心定义:热源位于真空腔室之外,其首次热交换目标是整体加热箱体的内胆(壳体)。被加热的内胆成为一个次级热源,再通过复合方式将热量间接传递给样品。

物理模型:烤箱。发热管首先加热炉腔内的空气和四壁,食物被这些热表面发出的辐射及热空气慢慢烘熟。

技术实现:这是绝大多数标准设备采用的方式,其下有不同的技术路径来实现“加热箱体”这一目标。

 

二、 外加热方式的详细分解

外加热系统包含两个清晰的阶段,其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阶段。

第一阶段:从热源到箱体内胆(如何加热箱体)

a. 接触式传导加热

代表技术:硅胶加热膜、缠绕电阻丝。

原理:热源(柔性的硅胶膜或电阻丝)紧密贴合在箱体内胆的外壁上,通过固体间直接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内胆。

特点:加热速度较快,热效率高。硅胶加热膜因接触面积大,均匀性优于电阻丝。

 

b. 气体介质加热

代表技术:夹套式加热。

原理:加热元件位于箱体的双层外壳(夹套)中,对夹套内的空气进行加热。热空气通过对流和传导,将热量均匀且和缓地传递给整个内胆。

特点:温度均匀性极佳,控温精度高,但加热速度慢,能耗较高。

 

c. 液体介质加热

代表技术:油浴夹套加热。

原理:与气体介质类似,但在夹套内充入导热油或水作为介质。液体介质拥有更高的热容量和导热性,能实现无与伦比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。

特点:均匀性和稳定性达到顶峰,但系统异常复杂、昂贵,存在漏液风险,仅用于最高标准的计量与校准领域。

 

第二阶段:从热箱体内胆到样品(如何加热样品)

此阶段在真空腔室内发生,是一个辐射与传导并存的复合过程,而非单一的辐射。

热辐射:被加热的整个内胆壁向腔内发射红外辐射,这是在真空环境下最主要、最高效的传热机制。

热传导:

通过固体接触:样品容器(如烧杯)与已被加热的搁板接触,热量直接传导至容器底部。

通过残余气体:在真空度不高时,腔内残余气体能进行微弱的热传导。

注意:在水浴/油浴等以极致均匀性为目标的外加热方式中,由于搁板温度高度一致,固体接触传导在向样品传热过程中的贡献会变得更为显著。

 真空干燥箱

三、 核心对比与选购指南

对比维度

内加热 (加热搁板)

外加热 (加热箱体)

传热原理

直接热传导

复合传热(热辐射主导,辅以热传导)

热效率与速度

极高、极快

较低、较慢(需预热整个箱体)

温度均匀性

单块搁板内均匀性好,搁板间可能存在温差

整个箱体内均匀性好(尤其夹套与液浴方式)

能量消耗

更低(能量直达样品)

更高(能量先耗于加热箱体)

成本

较高(通常为选配功能)

相对较低(标准配置)

最佳适用场景

对升/降温速度和效率要求高的场合,如工业生产、快速固化、大量溶剂挥发。

对温度均匀性、稳定性和精度要求高的场合,如科研实验、精密电子元件老化、标准品制备。

 

最终选购建议:

面对厂商介绍,请直接询问以下问题以穿透术语迷雾:

“热源在哪里?”

若回答 “在搁板里” -> 内加热。

若回答 “在箱壁周围/夹套里” -> 外加热。

“根据我的主要需求(速度优先 or 均匀性优先),您推荐哪种?”

 

理解真空干燥箱的加热方式,关键在于抓住 “热量传递的路径” 。是直接从基座传导的内加热,还是通过加热环境再间接作用的外加热。这一根本区别,超越了所有具体技术实现,是您做出最明智选择的基石。


与我们联系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航南公路5088弄9号
咨询热线:17606005204
E-mail:suthinklim@163.com
网站首页
产品中心
视频中心
联系我们